币圈惊天剧变:Berachain是昙花一现,还是下一个以太坊?
Berachain:流動性證明能否重拾社群信任?
在近期加密貨幣市場普遍低迷的大環境下,Berachain 卻逆勢而上,成為公鏈領域的一匹黑馬。近一個月內,該項目以高達 3.6 億美元的資金淨流入位居公鏈賽道第二名,表現亮眼。主網上線後,其總鎖倉價值(TVL)穩定在 29 億美元,成功躋身全網第六,這似乎驗證了其獨特的流動性證明(PoL)機制對質押資金的強大吸引力。
然而,Berachain 在快速發展的同時,也面臨着一些爭議和挑戰。代幣 BERA 的價格出現劇烈波動,空投分配方案的懸殊差異引發了社群對於公平性的質疑,甚至有聯合創始人公開反思代幣經濟模型。在空投活動即將結束之際,Berachain 能否依靠 PoL 機制的流動性敘事,成功重拾社群的信任,並從一個備受矚目的新興勢力轉變為一顆屹立不倒的常青樹?這將是 Berachain 未來發展的關鍵。
資金與TVL:逆勢增長的背後
資金淨流入排名第二
在加密市場普遍下跌的背景下,Berachain 的資金流入表現可謂是一大亮點。數據顯示,截至 3 月 18 日,Berachain 近一個月的資金淨流入約為 3.6 億美元,僅次於 Base,在各公鏈生態普遍低迷的時期,能取得如此成績實屬難得。
不過,深入分析可以發現,Berachain 的資金流入主要集中在 2 月 16 日至 3 月 3 日期間。這段時間恰逢 Berachain 主網剛剛上線、測試網推出以及空投領取階段。因此,這段時間出現資金流入也在情理之中。
TVL穩居前六
除了亮眼的資金淨流入外,Berachain 的 TVL 在主網上線後也保持了相對穩定的狀態,既沒有出現爆發式增長,也沒有因市場波動而大幅下滑。截至 3 月 18 日,Berachain 的 TVL 約為 29 億美元。
從整體數據來看,Berachain 的 TVL 在所有網絡中排名第六,僅次於比特幣、以太坊、Solana、BSC 和 Tron。從這個角度來看,Berachain 的 PoL(流動性證明機制)共識機制在吸引質押資金方面具有一定的天然優勢。
其中,大部分資金都質押在 Infrared Finance 中,這是 Berachain 網絡流動性共識機制的主要應用。
網絡活躍度與代幣表現
除了資金的引入效果,網絡活躍度也是衡量一個新公鏈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標。從 Berachain 的官方數據來看,日活用戶數經歷了一次大起大落。2 月 4 日至 2 月 10 日期間,日活地址數一度飆升至 200 萬個以上,隨後回歸正常並穩定在 1 萬個地址左右。最近一個月,Berachain 的日活地址數平均值約為 1.34 萬個。與其他主流公鏈相比,這個數據仍有較大差距,但目前還算穩定,後續的活躍度仍需要更長時間的觀察。
在數據層面,最引人關注的莫過於代幣的表現。BERA 代幣也是近期 Berachain 爭議的主要來源。
從圖表可以看出,BERA 代幣在上線後一度衝高至 15.5 美元,隨後開始下跌,這與大多數大型空投項目的走勢相似。然而,在之後的市場中,BERA 表現出極大的波動性,在 5 美元至 9 美元的區間內反覆震盪。常常在幾天內上漲接近 90%,然後又下跌 40% 回到原點。由於項目上線初期市場上籌碼較少,因此相對容易產生劇烈的波動。
爭議與信任危機:空投、代幣模型與安全事件
空投分配引發質疑
對於 BERA 的質疑,主要集中在空投分配和代幣經濟模型上。此前的空投分配中,NFT 持有者和普通測試用戶的獲益情況存在天壤之別,造成了極大的貧富差距。
此外,早期 VC 雖然未進行代幣解鎖,但卻可以用鎖定的代幣進行質押獲得收益,這也令不少用戶感到不公。BeraChain 的 BERA 代幣中有超過 35% 分配給私人投資者,這引發了人們對於代幣過於集中以及公平性的擔憂。
代幣經濟模型的反思
事後,Berachain 的匿名聯合創始人 Smokey the Bera 在接受採訪時表示:“我不認為批評完全錯誤。如果能重來一次,而且團隊能從零開始,我們可能不會把那麼多的供應賣給 VC。”
此外,一位名為 Ericonomic 的博主發現 Berachain 的一位聯合創始人出售了他從空投中獲得的 20 萬枚代幣。但對此,Berachain 團隊並未做出任何回復。
生態項目安全事件
隨著空投熱度的消退和代幣價格的大幅度震盪,Berachain 近期在社交媒體的熱度也逐漸下降。再次引起較大關注的是一則生態項目安全事故的消息。
3 月 15 日,Berachain 生態中使用 AI 代理進行社交交易的平臺 Berally 宣布出現安全問題,“部署者密鑰部分信息遭洩露,導致所有 vesting 代幣被拋售並從流動資金池中抽走”。幸運的是,Berally 官方的反應迅速,一天後便宣布推出最高 120% 的代幣補償計劃,並聲稱已通過中心化交易所鎖定黑客。
流動性實驗:PoL能否成為護城河?
空投結束後的挑戰
Berachain 的空投領取時間即將在 3 月 20 日截止。空投活動徹底結束後,Berachain 是依靠 PoL 繼續吸引用戶,還是通過生態其他項目的崛起創造新的增長曲線?這可能是 Berachain 要面臨的關鍵問題。
生態合作夥伴的進展
在生態建設方面,近期 Berachain 的幾個關鍵合作夥伴也有一些新的進展。Infrared 作為 Berachain 上沉澱資金最多的應用,在 3 月 4 日再次迎來 1400 萬美元的 A 輪融資,總計融資額達到 1875 萬美元。從產品的角度來看,Infrared 所提供的質押產品最高 APR 達到了 95.45%,相對來說,這個收益率確實比較吸睛。
不過,鑑於這個高收益的交易對是 WBERA-HONEY,參考 BERA 的大漲大跌,這個收益率更重要的是抵御 BERA 代幣的上下波動才算是具有實際意義。
此外,像生態內的 Orderly、XrossRoad、Moby 等幾個生態合作夥伴也有了一些新的動態。但從重要程度來說,這些新動態確實算不上大的進展。
PoL機制的關鍵作用
Berachain 官方的主要精力似乎還是集中在現將治理和建立 PoL 機制上。截至 3 月 18 日,Berachain 的驗證者數量為 60 個,PoL 機制仍未正式上線。
從官方的數次表態來看,對於 PoL 上線後的表現似乎充滿信心。但前有 NFT 持有者獲海量空投,後有 VC 未解鎖可質押。社區留給 Berachain 的信任恐怕面臨余額不足,而 Berachain 唯一能做的就是 PoL 證明自我。
總結:從新勢力到常青樹的考驗
未來,能否將 PoL 機制轉化為真正的生態護城河,在去中心化治理與用戶價值分配間找到平衡,將決定 Berachain 能否從“黑馬”進化為“常青樹”。3 月 20 日空投截止後,這場圍繞流動性的實驗,或許才真正開始。Berachain 面臨的挑戰是重塑社群信任,並證明其 PoL 機制的可持續性,唯有如此,它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公鏈賽道中脫穎而出,真正站穩腳跟。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