丽之健“镀金”哲学之旅:南昌研学秀,难掩企业真焦虑
当“经营哲学”沦为企业镀金术:丽之健的稻盛和夫之旅
亦步亦趋的“传承”:南昌研学的表象与里子
郑州丽之健体育用品有限公司,一家自诩为“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”的企业,组织高管团队远赴南昌,研修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。这新闻稿式的通稿,字里行间充满了对“百年企业精神”的向往和对“社会责任与人文关怀”的标榜。但细究之下,不禁要问:这究竟是真心实意的学习,还是又一场精心策划的公关秀?
先说这“传承”。从日本京瓷集团总部的考察,到南昌的专题研修,丽之健似乎在亦步亦趋地模仿着稻盛和夫的足迹。然而,哲学这种东西,照搬是没用的。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,是在日本特定的经济、社会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。生硬地移植到中国,水土不服的可能性极大。更何况,丽之健对稻盛哲学的理解,似乎也仅仅停留在“感恩利他”这种口号式的层面。
“感恩利他”当然没错,但如果仅仅将其视为一种管理工具,一种用来激励员工、感动客户的手段,那就未免太肤浅了。真正的“利他”,是建立在对商业规律的深刻理解之上的,是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,实现企业自身的盈利。如果企业连生存都成问题,又拿什么去“利他”呢?丽之健在追求“百年企业精神”的同时,是否真正思考过如何提升自身的竞争力,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?如果答案是否定的,那么,这场南昌研学,恐怕也只能沦为一场高管们的集体旅游,一次企业文化的廉价粉饰。
责任与爱的廉价鸡汤:丽之健的“双轮驱动”实为单薄的口号
丽之健董事长吕万亮声称要构建“科技+人文”双轮驱动的责任体系,这听起来很美好,但细细推敲,却发现其中漏洞百出,更像是一锅用空洞词汇熬制的廉价鸡汤。
产品责任:质量是底线,而非标榜的资本
“严把产品质量关,让每位顾客买的放心、用的舒心,售后服务安心”,这本应是任何一家企业最基本的经营准则,如今却被丽之健拿出来大肆宣扬,仿佛做了什么了不起的贡献。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底线,是参与市场竞争的入场券,而不是用来标榜的资本。如果连产品质量都无法保证,其他的责任和爱,又从何谈起?更何况,丽之健的产品是否真的像他们所宣传的那样“放心、舒心、安心”,恐怕还需要消费者用真金白银去检验。
员工责任:感恩与利他的强制捆绑,是进步还是压榨?
“强化‘感恩利他’的企业文化,让每位员工在贡献中成长,在成长中回馈,共享发展成果”,这句话听起来充满了温情,但仔细分析,却隐含着一种强制性的道德绑架。员工为企业工作,是基于劳动合同的契约关系,企业支付工资,员工提供劳动,这本应是天经地义的事情。如果企业强行要求员工“感恩”,甚至将“利他”作为一种考核指标,那就变了味。这不仅是对员工个人价值的否定,更是对市场经济规则的践踏。真正的“共享发展成果”,应该是建立在公平、公正的基础上的,而不是企业单方面的施舍。
社会责任:发展速度与公益成色的悖论
“加速企业发展,扩大健康服务覆盖范围,呼应此前政企座谈会上‘高质量发展助力全民健康’的倡议”,这句话看似高瞻远瞩,实则充满了功利主义的味道。企业发展固然重要,但不能以牺牲社会利益为代价。在追求发展速度的同时,丽之健是否真正关注过消费者的权益,是否真正做到了诚信经营?如果企业的发展建立在虚假宣传、价格欺诈等不正当手段之上,那么,即使其规模再大,也无法承担起“社会责任”的重任。更何况,“高质量发展助力全民健康”的倡议,更多的是政府的责任,企业不应将此作为自己谋取利益的工具。
稻盛哲学的本土化困境:丽之健的“重塑”能否摆脱邯郸学步?
丽之健试图以稻盛哲学为镜,重塑自身的经营内核,这勇气可嘉,但其前景却令人担忧。稻盛哲学固然有其普适性,但在不同的文化、经济和社会背景下,其适用性也会大打折扣。丽之健能否真正理解稻盛哲学的精髓,并将其与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,而不是生搬硬套,照猫画虎,这才是问题的关键。
“员工幸福”与“社会健康”:看似美好的长期考核,能否避免沦为KPI游戏?
将“员工幸福”与“社会健康”纳入企业长期考核指标,这无疑是一个美好的愿景。然而,在现实操作中,这种看似美好的目标,很容易沦为一种空洞的口号,一种为了迎合上级、欺骗公众的手段。企业为了完成这些指标,可能会采取各种短视行为,甚至弄虚作假,最终导致适得其反的效果。例如,为了提高“员工幸福感”,企业可能会增加一些福利待遇,但如果这些福利待遇是以牺牲员工的职业发展机会为代价,那么,这种“幸福感”又能维持多久?又例如,为了促进“社会健康”,企业可能会捐赠一些医疗设备,但如果这些设备的使用效率低下,甚至被闲置浪费,那么,这种“公益”又有何意义?更何况,“员工幸福”和“社会健康”这些概念本身就具有极大的主观性,难以量化,如果企业仅仅将其视为一种KPI指标,那么,最终只会沦为一场数字游戏,毫无实际意义。
航天情怀、工匠精神与哲学深耕:丽之健的宏大叙事与难以掩盖的焦虑
从见证神舟飞船发射的“航天情怀”,到跨国取经的“工匠精神”,再到此次南昌研学的“哲学深耕”,丽之健似乎热衷于构建一种宏大的叙事,试图将自身与国家、民族、人类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。这种宏大叙事,一方面可以提升企业的形象,增强员工的归属感,另一方面也可以掩盖企业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。
然而,无论丽之健如何粉饰,都难以掩盖其内心的焦虑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,丽之健面临着巨大的压力。一方面,新兴企业不断涌现,抢占市场份额;另一方面,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。为了应对这些挑战,丽之健不得不四处寻找灵丹妙药,试图通过各种手段提升自身的竞争力。然而,如果丽之健仅仅将这些手段视为一种公关策略,一种营销手段,而不是真正从根本上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,那么,无论其构建的叙事多么宏大,也终将沦为空中楼阁,不堪一击。丽之健真正需要的,不是宏大的叙事,而是脚踏实地的行动,是真正为消费者创造价值的诚意。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